评论:坚持“严紧实”深入正风纪
|
来源: 德州日报
发布日期:2016-12-05
|
|
中央八项规定已经实施四周年,4年来广大干部群众不仅牢牢记住了这一关键词,还切身感受到它带来的深刻变化:工作日中午饮酒歪风刹住了,公车私用被严令禁止,乱发福利津贴被叫停;干部下基层的时间多了,部门办事效率高了,党风政风更加清朗,干群关系更加和谐。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立足本地实际,深化认识、创新方法,本着 “群众突出反映什么问题就重点治理什么问题”的原则,高举执纪问责之剑,铲除陋习积弊、狠刹歪风邪气,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全市上下同心、凝神聚力抓发展、惠民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群众得到了实惠。事实证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得民心顺民意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而不是管一阵放一阵、严一阵松一阵,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当初中央八项规定制定之初,有些人认为不过是抓一阵、刮刮风,不会持久也不会处理谁;也有些人认为,一些潜规则、社会顽疾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可能根除。很显然,这些人低估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勇气,低估了人民群众支持正风肃纪、呼唤清风正气的强烈期盼。
通报批评、诫勉谈话、撤职查处,4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由表及里,硬招迭出,从严治党制度越来越完善、监督越来越到位、执纪越来越严格,“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世上就怕认真二字”,只要坚持从严从实、认真较真,一定会开创作风建设新局面。
也有一些人认为“八项规定”抓一段时间就可以了,太严了干部受不了,抓久了会影响工作积极性、束缚创新创造。也有些干部消极以待,“拖”字当头、“慢”字为先,不犯事也不干事。这些思想都是极端错误的,是缺乏党性的表现,也说明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必须持之以恒、抓常抓长。
作风建设无小事,好的作风就是生产力、战斗力,在革命战争年代能够打胜仗,在和平年代能够创造改革发展奇迹。推进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任重道远,需要优良的作风保障。今后,全市要深入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充分认识作风建设的复杂性长期性多变性,坚持标本兼治,一方面对各种违规违纪行为露头就打、不留情面,一方面深化细化制度管理、堵塞漏洞,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从“严紧实”入手,狠抓作风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管党治党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