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信息公开 监督曝光 审查调查 巡视巡察 党纪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廉政德州 > 正文
【廉政观察】擦亮派驻“探头” 打造“常驻巡察组”
来源: 德州市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日期:2018-05-09



  口播:派驻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党的自我监督的重要形式。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我市派驻纪检组聚焦主业主责,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切实体现“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持续擦亮派驻“探头”,打造“常驻不走的巡察组”。



  画外:2017年11月,德州市纪委派驻组在例行检查中发现,某单位违规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发放家庭住宅电话补贴,在给予有关责任人诫勉谈话等处理、收缴违规发放补贴的同时,市纪委还责成该单位党委作出书面检查,要求其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全面整改。

  画外:上级监督远、同级监督软、下级监督难,一直是监督制约领导干部权力行使的难题,而派驻监督就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举措之一。为更好的发挥派驻监督作用,市纪委探索实行了以三个“专项小组”,推进派驻监督“四化建设”,逐步形成“五项长效机制”的“三四五”工作模式。


  同期(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周立志):市纪委通过建立派驻工作“三四五”的监督模式,破解了派驻机构各自为战,人员少、力量分散的局面,通过统筹监督力量、统一步调行动,起到了平时紧盯监督不放松,“战时”能打硬仗见真章的效果。

  画外:打破固有建制,建立“派驻组+执纪审查小组、制度建设小组、作风建设小组”的“整分合”运行模式,纵向机动调配人员、横向整合执纪力量,派驻组单兵作战力量弱和工作不平衡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同期(市纪委派驻第一纪检组组长王东庆):制度建设小组针对派驻工作运行中的问题,及时研究制定相关制度,并且着力提升制度的“靶向性”,有力的推动了派驻工作提效升级。



  同期(市纪委驻市检察院纪检组组长董爱新):作风建设专项小组就是通过明察暗访、专项整治等方式,在市直部门营造抓作风驰而不息的浓厚氛围,持续释放正风肃纪,全面从严的信号。



  同期(市纪委派驻第四纪检组组长张玉臣):执纪审查专项小组主要是打出拳头、形成震慑、树立权威,彰显严惩腐败“零容忍”的决心和态度。

   

  画外:专项小组的建立,更好地发挥了派驻监督作用。2017年,市纪委各派驻机构自办问题线索282件,立案21件、处分19人、组织处理147人,真正擦亮了派驻探头,打造了一支“常驻的巡察组”。

  画外:三个“专项小组”让派驻工作动起来,还必须聚焦派驻主责主业,使派驻工作“专起来”,在着力提升派驻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精准化、长效化”的四化管理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派驻监督工作水平,增强监督实效。


  同期(市编办主任陈秀河):今年以来,市纪委第三派驻纪检组,针对我们的廉政风险,防控的重点,难点和堵点,通过狠抓清单的落实,开展廉政谈话,定期例行检查,参与重大活动等方式,抓早抓小,抓细抓长,加强了对我们的监督和指导。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纪委就在身边,纪律就在眼前。

  画外:抓好派驻监督,制度建设必须跟上。针对派驻监督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市纪委以“四化”管理为切入点和关键环节,健全完善工作例会、例行检查、廉政工作档案、分级管理精准化监督、跟踪检查五项制度,形成了监督检查、通报反馈、预警管理、跟踪落实、资料存档的统一性、闭环式、开放型的制度链条。


  同期(市纪委派驻第二纪检组组长徐安国):作为派驻机构来讲,就应该以打造部门单位良好的政治生态为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高举问责利器,在发现问题上动脑筋,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在防范问题上想办法。

  画外:如今,派驻机构“派”的权威、“驻”的优势、“帮”的作用,在“三四五”工作模式的深化中不断彰显。


  口播:派驻监督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派驻机构是纪委监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力量。《国家监察法》第十三条明确列出:“派驻或者派出的监察机构、监察专员根据授权,按照管理权限依法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提出监察建议,依法对公职人员进行调查、处置。”面对全覆盖条件下的新职责、新使命,派驻机构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监督执纪监察,成为我市全面从严治党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一环。


中共德州市纪委 德州市监委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鲁ICP备2021000341号

鲁公网安备 371492020003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