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信息公开 监督曝光 审查调查 巡视巡察 党纪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廉政德州 > 正文
【长河好家风】小家带大家 四世同堂不分家
来源: 德州市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日期:2018-06-06



  口播:近日,第十一届全国五好家庭揭晓,其中,就有德州平原的王兴岐一家。是什么样的家风,让他们一家获得了全国五好家庭的呢?

  画外:王兴岐老人每天早饭后都要到附近的菜市场转一圈,置办一家人当天的饭菜,风雨无阻,晚辈们怕爷爷累着,经常劝他注意身体,可他却倔得很,坚持每天的采购员工作。


  画外:虽然现在一家人都搬到了县城的楼上住,但还是都在一个小区内。每天除了早饭外,中午饭和晚上饭儿女们都和老人一起吃。

  画外:按理说这样30多口人的大家庭不可能没有矛盾,可是这几十年来,不仅兄弟几个没有矛盾,就连妯娌几人都没红过脸,吵过架。用她们的话说,日子红红火火的挺知足吵啥呢。即便有小的摩擦,大家伙哈哈一笑便烟消云散了。


  采访(王兴岐三儿子王传勇):为了照顾老人,我们买房子就买在同一个小区。晚上在这住的这个,明天早晨甭管谁在这,负责做饭,做好饭就是量量血压,看看没事儿再吃上药。

  画外:儿女的孝顺,来自于王兴岐的影响。1961年王兴岐当上了村里的队长,他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大家的粮食问题,他带领村民率先为队里打出第一口机井,让队里270口人从此摆脱了亩产二百斤的盐碱地魔咒。百姓不愁粮食了,他便又为村民搞起了副业——机油磨坊、饲养场、胶垫厂,队上村民各司其职,贫有所得、老有所养。在他的带领下赵家湾三队成为当时全县学习的一面旗帜。


  采访(赵家湾村民):村里有几户比较困难的,个人也拿出部分钱来资助一下子,总的来说个人富裕了以后也没忘了父老乡亲。


  画外:如今,老人一家30多口人,四世同堂,受父辈的影响,王兴岐一家形成了“孝为先、和为贵、诚待人、亲持之”的家风家训。孙子辈的这一代兄弟姐妹不管在哪个城市总能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他们中间有的是北京国家公职人员、军区干部,有的就职于大型国企,还有的进入媒体行业。个个都是大学本科生,四个研究生,13名党员。5月29日,在平原县组织的优良家风宣讲活动中,孙媳妇刘翠作为家庭代表,进行了精彩的发言。

  宣讲现场(王兴岐孙媳妇刘翠):是父辈们艰苦创业、尊老爱幼、努力拼搏,让这颗大树不断成长,我们是树上的枝枝叶叶,汲取着大树的营养,传承着优良的家风。


  结束语:爱是可以传染的。用王兴岐老人的话说,就是,每天为这一大家子忙活就是高兴,高兴就有使不完的劲。不光忙活小家,如今,王兴岐的子女儿孙,都在各个领域为大家忙活着。他们说,要把这种为爱付出的传染给更多的人。

  


中共德州市纪委 德州市监委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鲁ICP备2021000341号

鲁公网安备 371492020003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