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信息公开
监督曝光
审查调查
巡视巡察
党纪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廉政德州
> 正文
【长河好家风】一份“丢失”的革命档案
来源: 德州市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日期:2018-06-13
电影《南征北战》片段
口播:刚才,大家看到的画面是电影《南征北战》中运粮的场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刘刚峰”,就是这部电影中,担任运粮任务的人物原型。刘刚峰原名叫“韩丕显”,祖籍是乐陵市花园镇大韩家村的。当年,他为了革命需要,改名换姓,以至于家乡并没有他的档案,为了传承和弘扬这段革命家风,孙女韩向荣带着执着的信念,踏上了寻找爷爷革命档案的道路。
画外:她叫韩向荣,今年62岁,从妇产科医生的岗位上退休后,又返聘到乐陵寨头堡卫生院,继续她热爱的妇产工作,在她的心里,爷爷当年革命档案的缺失,成了她长久以来的一个心结。
画外:韩向荣从小跟随爷爷长大,深受爷爷那老一代革命精神的教育影响。对于韩向荣来说,爷爷不仅陪伴了她童年的成长,更是她人生中的领路人。
同期(韩向荣):参加工作以后,分配到医院里干嘛呢,干妇产科。我觉得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干妇产科接受不了,回来找爷爷你得给我想办法调调。爷爷说不能调动工作调动工作,你这个什么都干不好,人家都是干一行爱一行。
画外:1976年3月23日,刘刚峰因病去世,韩向荣当时十分悲恸,40多年过去了,她对爷爷的思念不减反增。后来,在得知爷爷的档案缺失时,一股强烈的探索欲推动着她踏上了追寻之路。
同期(韩向荣):在家里看到一个肖华挺进冀鲁边区,这上面有一个渤海四区区长,这个人物的原型说的不就是我爷爷嘛。
画外:韩向荣带着一丝希望来到了鲁冀边区革命战争纪念馆,可是一点有关爷爷的线索都没有找到。随后,她辗转找到了乐陵市党史办。
同期(乐陵市党史办李鹏):就说他当时参加抗日的时候正好是跟着薛汉三,然后我就根据这个线索从咱所有的地方史组织史,所有的史料书籍上查这个人,但是查不到。
画外:多番寻找,查无此人,这可急坏了韩向荣。在她的记忆中,爷爷给她讲过抗战时期如何掩护肖华的革命故事,如今爷爷去世40多年了,找证据可谓是大海捞针,无从下手。
同期(乐陵市党史办李鹏):我就这样吧,我就提供一个线索就是去他原来工作的地方到兖州,或者兖州组织部调一下他的个人资料档案。我说这个应该能调出来。
同期(韩向荣大女儿):跑了不知道多少趟,反正这儿不行就去那儿,那儿不行就去这儿,反正她就一直想办法,努力了想把这个事儿办成。在她心目当中这是一个不平凡的英雄。
同期(乐陵市党史办李鹏):过了年资料就邮寄过来了。当时我就打电话我说刘刚峰的档案资料到了。
画外:得知这个消息,韩向荣立刻就来到了党史办,自己念叨了40多年的回忆也终于有了根据。
同期(韩向荣):就非常的高兴,也非常的激动。我心想可好可好,能找到爷爷的这些资料就觉得心里特别的高兴,这些资料就能证明我爷爷的遗迹,终于他可以叶落归根了让大家伙都知道了。
画外:这份尘封40年的档案,详细记录了刘刚峰的革命和工作经历,为我市的冀鲁边区抗战史又提供一份详细的资料,也了却了韩向荣的一份心愿,她迫切地想要把这段故事和所有人一起分享。
同期(乐陵市党史办李鹏):通过德州党史刊物,就在那上面写了一片回忆录。
同期(韩向荣):题目就是《我的祖父刘刚峰》。写了以后在德州党史报刊上就发表了。发表了这篇文字之后,我觉得挺好的,德州的党员干部都能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我也觉得有这么一个爷爷挺高兴的,让大伙儿都跟我分享一下。
画外:今年的3月23日是爷爷刘刚峰的祭日,韩向荣走上了山东广播电视台《一封家书》的舞台,把对爷爷的思念写成了一封信,寄托浓浓的哀思。
同期(《一封家书》韩秀荣念信):爷爷,你是三八年参加革命的老八路,你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你为了革命牺牲了父亲,你的小儿子因为你当八路,奶奶被捕,在家活活的饿死了,你在莱北大捷战役中,担任运粮任务,为了掩护战友,保护粮食,你负伤了,临终前,你的小腿里还留着敌人的炮弹皮。
画外:一封永远寄不出的信,承载了韩向荣对爷爷深深的眷恋,并且她也要把这种革命精神传承给自己的三个女儿。
同期(韩向荣):她们三个都算是经商,经商就要以诚信待人,做个本本分分的人,把革命精神咱的老传统一代代的传下去。
口播:一次次的寻找,让韩向荣更加懂得了传承革命家风的重要意义;一封永远寄不出的信,是她对爷爷老革命精神的永久缅怀。带着一份执着,韩向荣身体力行,把革命家风代代相传。
中共德州市纪委 德州市监委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
鲁ICP备2021000341号
鲁公网安备 371492020003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