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信息公开 监督曝光 审查调查 巡视巡察 党纪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廉政德州 > 正文
【长河好家风】改革开放40年 德州的这些人感动影响山东
来源: 德州市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日期:2018-12-19


导语:12月16日山东省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感动山东人物颁奖典礼举行,来自我市的王为民、孟祥斌、管华诗获感动山东人物奖,卞志良、袁敬华获感动山东人物提名奖。他们生于不同的年代,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但他们都“小家”系“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传唱着好家风,好品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们的故事。

画外:颁奖典礼通过回顾齐鲁大地上那些曾经激荡岁月、推动历史的事件和典型人物,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标先进、奋勇争先。

王为民:岗位做主人 奉献为人民

画外:20世纪90年代,中国石油战线上出了一位“王进喜式”的全国劳模——胜利油田采油高级技师王为民。他以铁人王进喜为榜样,坚持“岗位做主人,奉献为人民”,先后取得了30多项技术革新成果,其中有5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革新成果的直接经济效益就超过了1000万元。1997年9月14日,王为民不幸因公殉职。颁奖典礼上,王为民的儿子王传江接过了这份沉甸甸的证书和奖杯。

同期:(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感动山东人物王为民之子 王传江)他荣获这样荣誉是咱德州的骄傲,他一生融入着爱岗、敬业、爱民、奉献的劳模精神和为民精神。我是劳模的儿子,我要向我父亲那样,继承和发扬劳模精神,立足本职岗位扎实工作,为油田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孟祥斌:一名军人感动一座城

画外:孟祥斌出生于齐河县刘桥乡一个农民家庭。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金华某部司令部中尉参谋。2007年11月30日上午,孟祥斌陪来部队探亲的妻子和女儿到浙江省金华市区购物时,勇救一名轻生跳江女青年,在女青年获救后,因体力严重耗尽沉入江中,英勇牺牲,年仅28岁。

画外:一名军人感动了一座城,一座城感动了全中国。如今在孟祥斌的家乡齐河县,“祥斌精神”已成为大义齐河的道德高地,传承和弘扬“祥斌精神”成为齐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

同期:(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感动山东人物孟祥斌的妻子 叶庆华)改革开放40年需要的就是一种大义的精神,一种见义勇为的精神,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而这些精神跟见义勇为那一煞那的举动其实是分不开的,所以我觉得在改革开放征程的40年当中,有太多太多像我丈夫这样的,用自己的一种大无畏精神,一种敢于去牺牲敢于去奉献的精神去创建我们的国家,创建我们的家乡。

卞志良:从“炕头作坊”起家 创造时代传奇

画外:卞志良是德州乐陵人,1978年,卞志良开始创业做体育用垫。“工厂”就是自家炕头,他和妻子既是“厂长”也是“工人”。四十年后,卞志良一手创立的企业泰山体育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体育器材供应商和全球顶级赛事服务商以及世界知名品牌,从一位农民,到拥有众多产品标准和核心技术的大型国际化企业掌门人。卞志良不屈不挠、专注拼搏,视质量为生命,从炕头走向全球,创造了一个时代传奇。

采访:(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感动山东人物提名 卞志良)40年我们就是做两个品牌,第一做好人品,第二做好产品,泰山用了40年的时间精心去做每一件事,我们才有今天。

袁敬华:特教路上的“长跑者”

画外:袁敬华是夏津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她的人生被认为是"和残疾孩子捆绑在一起的人生"。她从16岁涉足特殊教育,到如今足足26年。26年里陪伴她的始终都是些残疾孩子,从聋儿到智障,再到脑瘫、孤独症、多重,凡普通学校不收的残疾儿童她都管都教;她创立"袁氏语训教学法"--让聋哑孩子终于开口说话。“医教结合”从根本上解决了脑瘫孩子上学和康复的矛盾;创办中专让残疾孩子未来的就业之路更宽广。从家里的两间厢房到如今的省级规范化学校,人近中年的她仍为拓展残疾孩子教育不懈奋斗。

采访:(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感动山东人物提名 袁敬华)我这个人生就是和这些特殊孩子捆绑在一起的人生,我就为了他们,我这一生干这一件事,我觉得很幸福。

编后:看完他们的事迹,我相信,正是他们勇立时代潮头,爱岗敬业、舍己救人、不屈不挠,淳朴善良的难得品质,推动了我们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也正因为如此,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广大领导干部发出了家风建设动员令,把“家风建设”首次写了进去。



中共德州市纪委 德州市监委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鲁ICP备2021000341号

鲁公网安备 371492020003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