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作风建设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是民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十八大以来,德州市委市政府锲而不舍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哪里有问题就向哪里发力,坚决纠治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从本期开始,《清风德州》电视栏目推出《为求正气来》上下集。全面反映十八大以来,我市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

画外:党的十八大以来,德州市委、市政府旗帜鲜明,以中央八项规定为镜,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儿,抓作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日渐形成。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市几大班子领导成员主动作为,以上率下,转作风、树新风、正文风、改会风;各级党委(党组)主动担责,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自觉扛起监督责任,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作风问题抓起,不断改进监察方式,重拳连击,严肃查处违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违规配备使用公车、违规操办婚丧喜庆等突出问题。


采访: 我们从贺卡、月饼、购物卡等抓起。陆续开展了违规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婚丧嫁娶、“升学宴”、违规收送红包购物卡、会风会纪监督等专项治理。从元旦、春节到五一、端午再到中秋、国庆,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

画外:查处的问题中,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占比高,群众反映强烈。2014年5月10日,德州市纪委监察委网站改版后,通报的第一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就是平原县职业中专学校校长、党支部副书记王某,为其女儿大办婚宴问题。查实后,王某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违纪礼金予以收缴。

画外:为进一步规范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德州出台了新规定,明确提出“十不准”。让全市党员干部,有所为有所不为。然而,有些干部明知是底线,却抱着侥幸心理,不收敛、不收手。2016年8月12日,德州市纪委监察委网站通报的乐陵市花园镇刘武官村党支部书记刘某,就是典型案例。刘某不顾镇党委的提前告知,违规为其孙子大操大办“十二日”喜宴,造成社会不良影响。查实后,乐陵市纪委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
画外:党员领导干部如若忽视一个个小问题,从看似无所谓的吃几顿饭、喝几瓶酒开始,就会走向腐化、堕落,甚至违法不归路。因此,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挺纪在前、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对小问题同样严抓狠打不留情。

画外:2016年7月28日,陵城区纪委接到举报,该区住建局安全监督站科员张某,违规接受管理对象宴请并收取礼金。7月29日,该区纪委随即向张某所在单位发了函询文件。经该局纪检组查实,张某在负责一检测公司资质审核过程中,接受宴请并收受500元礼金,为该公司提供了便利。张某受到行政警告处分,违规收取礼金予以收缴上缴国库。该区纪委对其在全区通报并在媒体曝光。

画外: 群众还切实感受到,干部在公车使用上也有了很大转变。公车都喷上了“公务”的字样,还有监督电话,并加装卫星定位系统。

采访市民:你去小区里,或者说在饭店宾馆门前,你一看公务用车,肯定会多看一眼,是不是。你的思维,你肯定会想他有没有公车私用。

采访市民:这种车上路的话,大众也可以监督的,起到一个好的监督作用。

画外:2016年6月25日,德州市市直机关举办公车改革车辆拍卖会,首批100辆公车分三次拍卖,标志德州公车改革迈出实质步伐。初步统计,全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压减率超过了40%,运行费用节支率超过了20%。公车改革后却仍有个别公职人员顶风而上。

画外:2014年8月28日晚,乐陵市经管局驾驶员王某,驾驶单位公车办理私事、参加朋友聚会,经调查认定为公车私用。乐陵市纪委给予其相应党政纪处分,个人承担车辆使用费用。


画外:群众反映最强烈的还有过节期间公款送礼,违规发放福利等这些“节日病”。为坚决刹住这些“节日病”,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元旦、春节等节点,提前下发通知,开展节前提醒谈话等方式,打好预防针,构建“一网一微一端”举报平台,调动群众参与监督,让四风问题无处遁形。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发现问题严厉查处。

画外:2017年9月29日,中秋国庆临近,市纪委监察委网站通报曝光的,德城区招生考试办公室原主任高某违规收受礼金等问题。给全市党员干部敲响了节日警钟。2013年—2017年春节中秋期间,高某先后多次违规收受德州两学校所送消费卡、提货单价值共计15000元。另涉及其他违纪问题,德城区纪委、监察局给予高某开除党籍、撤职处分,降为科员;违纪所得予以收缴。德州对整治四风顽疾一寸不让,露头就打,查处问题数、处理人数、党纪政纪处分人数逐年上升,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清风扑面而来,变化有目共睹。

采访市民:送礼啊,还有大饭店宴请啊明显的少多了,感觉这个政策还是很到位的。

采访(退休干部王占元):包括领导干部下来考察啊、走访啊,真能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