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党风政风明显好转。但一些改头换面、潜入地下的隐形变异“四风”问题仍然顽固存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有关“私车公养”的模拟案例。

【画外】陆明是某县公路局的一名司机,平时工作很忙,对家里的事儿能照顾到的很少,难得周末有时间陪妻子回娘家,为此他的妻子颇有微词。

【场景一】私家车上
陆明妻子:你说你整天这么忙,家里的事一点都不管。
陆明:家里事这不是有你嘛,我媳妇这么能干。
陆明妻子:你快行了吧,一会赶紧把油加上去,然后上我妈那去。
陆明:你这油下的也忒快了,这一个月加了1000块钱油了,这又没油了。
陆明妻子:咱家这么多事,这一天天的上我妈那,你妈那跑这么多趟,更别说万一碰到点别的事呢。
【画外】陆明看到自己的私家车一个月费用那么高,心里不由得就打起了小算盘。

【场景二】办公室
李伟民:请进。
陆明:李主任,我开的那辆公车没油了,要不拿加油卡我加点油去。
李伟民:行,先登记一下。加完油抓紧还回来,早上小赵走的时候他说回来还要用加油卡。
陆明:行,我这没事我就去。
李伟民:行,好了好了。

【画外】拿到油卡的陆明第一时间打电话喊妻子把车开到了加油站。
陆明:媳妇,你这开着咱家车到加油站。对对对,就是咱经常加油的那个。你这去就行我一会到。我给单位上车加油,一会给咱车加上。

【画外】陆明与其妻子驾驶私家车先后到达加油站。陆明把车停在加油机的一侧,让妻子把车停在另一侧。

【场景三】加油站
陆明妻子:你用单位的油卡给咱自个车加油,万一让单位发现了怎么办呢?
陆明:这个哪发现去,我先给公家的车加,然后再给咱个人车车加上些,中间不拔卡,打印那回执单就显示加一回。单位不知道,发现不了。
陆明妻子:人家一对比公里数不就看出来了吗?
陆明:谁给对比公里数,你说的了。 夏天开空调油耗这么大。
【画外】就这样,陆明此次用单位公务油卡为自己驾驶的公车和自己的私家车分别加油200元、100元。加完油后,两人分别驾车离开。

【口播】好的,案例看完了,我们可以看到,陆明作为一名司机,经常会用到单位公务油卡,不仅如此,他还想出办法让自己的私家车也加上了公家油,这种行为显然已经违纪。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条例原文。

【画外】《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零七条 违反有关规定配备、购买、更换、装饰、使用公务交通工具或者有其他违反公务交通工具管理规定的行为,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画外】最终该县纪委监委研究决定,责成县公路局给予司机陆明相应处理;对县公路局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追究问责,并对问题在全县通报曝光。
【画外】据了解,不少地方开始借助互联网技术,紧盯公务加油卡,实行网络信息监管,让每一笔用油消费的去向都有迹可循。比如湖北省沙洋县纪检机关利用公务油卡管理系统、加油站监控系统、公安“天眼”系统等信息大数据进行比对,精准获取问题线索,从严快查快处,取得明显成效。

【结语】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仍要坚持违纪必究,从严查处各类“四风”问题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