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年轻纪检监察干部,今后将按照党的二十大有关要求,加强学习、增强本领,积极研究查处新型腐败问题的对策,不断提高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日前,市纪委监委举办了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分享交流会,审查调查室一名干部发言说。
回顾2022年我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无疑是一组重要的关键词。一年来,德州市纪检监察机关把加强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作为提升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用制度补短强弱、规范程序、提高效率,形成靠制度管事、靠机制干事的良好氛围,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健全政治监督机制 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
“两个维护”是政治监督的“纲”和“魂”。2022年,市纪委监委全面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建立政治监督台账,细化措施、明确责任,并动态更新完善,紧盯学习贯彻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截至目前,全市共发现问题4846个,查处违反政治纪律行为30人。
聚焦“国之大者”,把监督保障落实重大国家战略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市纪委监委把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专项监督作为政治监督的牵引抓手,成立工作专班,到相关县市区、市直部门单位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存在问题开展调研座谈,收集主责意识不强、部门监管欠缺、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44个。
探索运用“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监督机制开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专项监督的有效路径,明确筑牢抵御自然灾害防线、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等4个方面19项监督任务,督促各县市区和45个市直部门单位明确“两清单”任务,制定履行“双责任”措施,工作任务没有落实,既问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属地责任、主体责任,又问市直部门单位监管责任。截至目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相关违纪违法问题2323起3916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89人。
精准高效开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监督,是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摆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面前的重大任务。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职能,建立“督纪联动”机制,会同党委政府督查部门持续开展督导检查,既坚决查处防疫措施落实不到位等该做而不做的行为,又坚决纠治防疫过度过当、层层加码、“一刀切”等不该做而乱作为的行为,精准稳慎执纪问责,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完善监督执纪执法制度体系 确保纪检监察工作有章可循、运行高效
体系要完善,制度首先要健全。市纪委监委全面推进监督执纪执法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完善程序类、实体类、协作类、束权类等制度50余项。对内,积极探索“四项监督”统筹衔接的办法,完善“室组”“组组”“巡驻”等联动监督机制;对外,研究制定纪检监察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制度办法,推动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分工负责、协同高效监督工作体系。
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第一职责、基本职责。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监督绝不仅仅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而是通过发现问题,推动改革、深化治理。2022年,市纪委监委制定了专项监督闭环机制,构建起从发现问题,到严明纪法,再到整改纠偏、深化治理的完整闭环链条,取得良好成效。
“在查办原德州市粮油购销储运公司总经理范某某案件过程中,发现其存在擅自轮换地储粮套取资金问题,我们及时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督促有关部门对地储粮轮换作出详细规定,建立轮换情况台账。”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在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中,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督促相关部门单位建立粮食质量管理、涉粮资金拨付使用等制度29项,有效从源头上杜绝问题发生。
同时,市纪委监委积极推进“室组地”联动监督、联合办案,打通各环节之间的断点、堵点、痛点,促进监督全覆盖从有形向有效转变。研究制定《“室组地”联合办案实施办法》,明确监督检查室(审查调查室)发挥指导、协调作用,对疑难复杂问题牵头协商定性处置;派驻机构发挥熟悉所监督单位政治生态、廉洁风险、行业特点的优势,协助调查取证,帮助分析研判谈话对象特点情况;地方纪委监委在办理上级指定管辖案件中,既提高实战能力,又更新办案理念、学习积累经验,三者共同发力、综合发力,极大缩短了重大疑难案件查办效率。
“‘室组地’联动,全面打通条块壁垒,统一调配运用人员力量、监督手段、问题线索,有效破解跨层级、跨地域、跨行业查办案件面临的协调取证难问题,实现了‘1+1+1>3’的效果。”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单兵作战到攥指成拳,德州“室组地”联合办案8起,充分释放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治理效能。
优化内控机制 锻造过硬纪检监察铁军
“这次常委会会议的主题就是‘领任务、立规矩’……班子成员要带头讲政治、讲担当、讲程序、讲团结、讲规矩。”2022年3月,市纪委常委会完成换届后的第一次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市纪委常委会加强自身建设的规定》,优化调整班子成员分工的同时,提出“五讲”要求,以“关键少数”带动全市纪检监察干部的“绝大多数”。
将“三不腐”一体推进理念贯穿纪检监察自身建设中,整合内部监督资源,加强组织、干部监督、机关党委的综合监督,用好党风政风、案件监督管理、案件审理的业务监督,形成部门间横向联动、系统内上下贯通的干部监督“大内控”整体合力,全面防范和化解纪检监察权力运行风险,真正看好门、管住人。
开展纪律作风问题大查摆活动,印发《纪检监察干部日常行为规范》《纪检监察干部日常行为负面清单》,明确纪检监察干部“应当为”与“不可为”;印发《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一本通》及文书模板,建立乡镇纪检监察机构联系点和信息直报点制度,推动乡镇纪检监察机构规范履职;聘请30名第二届特约监察员,自觉接受外部监督……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对纪检监察权力的监督制约。
同时,为了提升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市纪委监委制定常委会会议“第一议题”制度,成立青工委和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分岗位、分专题开展全员培训,对在职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实行科级及以下干部实绩纪实制度,常态化开展分级谈心谈话、分级家访,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抓监督、严作风、反腐败的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以实际行动践行忠诚坚定、担当尽责、遵纪守法、清正廉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