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信息公开 监督曝光 审查调查 巡视巡察 党纪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廉政德州 > 正文
【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德州:精准监督高标准农田建设 让惠民工程更暖心
来源: 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日期:2024-01-12


隆冬时节,德州市陵城区边临镇南北辛村,绿油油的麦田一望无际,在冬日里尽显生机。“以前安装的潜水泵,水少时没法用。多亏了政府的帮助,在马颊河下游建了一座橡胶坝,抬高了水位。现在浇地不发愁,丰收有盼头。”村民李大爷蹲下身,边查看土壤墒情边高兴地说道。

然而在上一个播种季,附近村民还在为浇不上地而“闹心”。2023年3月,德州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一纪检监察组在陵城区驻点监督时发现,南北辛村新建的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项目设施,大都处于闲置状态,特别是潜水泵更是成为村民吐槽对象。

经过入户走访,工作人员了解到当地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使用的是离心式潜水泵,对水位要求较高。而南北辛村地处马颊河孙镇河段上游,距离下游闸口较远,蓄水能力差、水位低导致设备无法使用,造成周边5000余亩地灌溉犯难,民心工程没有真正成为便民工程。

2023年,德州入选全国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高标准农田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德州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尤其是在实施‘吨半粮’工程后,农业用水量持续增长,因农田水利设施不衔接、不配套,导致国家投资建设的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项目设施成为摆设,既损害群众利益,又造成资产浪费,必须尽快解决!”德州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一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说。

该组立即将南北辛村问题反馈至陵城区政府要求切实抓好整改。经多次研究、多方协调,11月完成了橡胶坝的修建,将河道内水位提高1米左右,使得沟渠内得以常年蓄水,彻底解决群众浇地难的问题。

高标准农田建设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工程。十二届省纪委二次全会指出,强化对党中央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2023年以来,德州市纪委监委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立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靶向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作为监督“小切口”,开展嵌入式、下沉式监督,用好“室组地+部门”联动模式,深入排查项目工程建设、资金资产管理、使用成效发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系统问题反馈职能部门,督促举一反三、系统整改。

“南北辛村遇到的问题是个例吗?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否还存在其他问题?”德州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一纪检监察组并没有止步于发现解决这一个问题,带着疑问和顾虑,继续跟进监督,多次与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座谈,深入项目一线,走到田间地头,全面了解掌握该区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2023年5月,德州市纪委监委向陵城区政府制发纪检监察建议,指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资金支付、管护责任落实、资产监管等方面存在的21个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

德州市共辖12县(市、区),2019年以来共建成153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全面掌握情况,精准发现问题,2023年5月,德州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一纪检监察组牵头,联合市纪委监委有关室、县(市、区)纪委监委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组成12个监督检查组,通过看现场、查资料、听民意,发现问题370个、问题线索35条,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5人,组织处理14人。

对联合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德州市纪委监委建立问题台账清单,逐一反馈各县(市、区),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比如,武城县针对农田灌溉沟渠淤塞问题,督促相关部门累计清淤河道、沟渠110余公里,保障冬小麦“春灌”;夏津县针对农田节水灌溉设施管护权责不清问题,修订9项制度,明确每村选出“井长”专门负责农田灌溉机井管护。

与此同时,梳理汇总发现的项目资金拨付迟缓、建设监管流于形式、管护运行不畅等系统性问题,反馈至市农业农村局,督促加大监管力度,落实整改主体责任,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整改要求,该局综合运用督导、考核、约谈等办法,督促各县(市、区)加快专项资金拨付进度,保障高标准农田建管工作顺利开展;建立“田管家”一体化管护机制,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的巡查和日常检修,确保设施正常运转;建立管护服务热线、网络平台等渠道,让群众合理诉求有人管、有回应、能解决。(通讯员 王德鹏)



中共德州市纪委 德州市监委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鲁ICP备2021000341号

鲁公网安备 37149202000349号